镇江春华旅游运输有限公司
 

“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指南

发表时间:2024-02-05 12:29

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编写。本标准由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安全监督处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安全监督处、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运输管理局、江苏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镇江市运输管理处、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林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陆元良、谭瑞兵、杨桂新、何健、莫琨、徐轶昆、顾敏、刘柏平、马建军、马梅、王军辉、耿兴仁、田明、毛鸣寒、熊琴、张可信、曹彬、司尚岩、解玉宾、张一、马健霄、汤文蕴。


T/JSATL 16-2019

“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指南

1 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相关要求,为“两客一危”道路运输领域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适用于规范和指导“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开展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等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和运行工作。

2 规范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指南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3694 风险管理术语

GB/T 24353 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

GB/T 27921 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

ISO31000Risk management-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

3 术语和定义

GB/T 23694ISO31000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基本要求

4.1 总体要求

“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在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时,应充分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运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岗位风险清单制定工作计划,统一部署,系统推进。对前期已经开展了风险辨识、评估等工作的“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可以将辨识评估工

作与《指南》的使用有机结合,将《指南》中的内容融入到风险管理工作中。

4.2 组织机构

“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建立风险管理组织领导机构,明确其组织及成员职责、目标与


T/JSATL 16-2019

任务,并组织安全、运输、运营调度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工作小组,负责体系建设工作实施、培训、督促落实等工作。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组织机构可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采用同一套组织体系。

4.3 责任体系

“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应按照“一岗双责”的原则,严格落实风险管理主体责任,根据各部门职能、岗位人员职责明确不同等级风险管理职责分工,并细化岗位职责。将风险管理职责纳入岗位安全责任制,通过责任体系的建立,确保风险分级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4.4 管理制度

“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建立健全风险管理规章制度,规范档案管理,如实记录风险辨识、评估、管控等工作。

“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运行考核奖惩制度,或在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度中涵盖相关内容,明确考核奖惩的标准、频次、方式方法等,并将考核结果与员工工资、薪酬挂钩。

4.5 培训考核

“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制定风险管理培训计划,并纳入员工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培训学习,使岗位员工掌握风险类别、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结果、风险管控措施,并保留好培训计划、签到表、课件或教材影像资料、考核成绩等培训资料。

5 风险辨识

5.1 明确风险辨识范围

“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应按照风险管理“独立性”的原则,成立专业小组,采用作业危害分析法JHA)或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基于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安全专业知识及经验等进行风险辨识。小组成员应包括本单位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职能部门人员、一线从业人员,也可聘请第三方机构相关技术人员。风险辨识范围应覆盖所有场所、部位、设备、设施及作业活动。

5.2 确定风险事件

“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应根据本单位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实际,结合本行业典型事故案例, 确定每一个风险可能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事件,如车辆伤害、高处坠落、火灾、爆炸、泄漏、灼


T/JSATL 16-2019

烧、中毒窒息、交通事故(刮擦、碰撞、翻车坠车)等。

5.3 分析致险因素

“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根据确定的风险事件类型,分析事发原因及事故后果,结合本单位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实际,进行致险因素分析,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a) 人的因素包括:驾驶员心理素质较差、驾驶员生理素质较差、检查车辆罐体不安全行为、进出站(场)不安全驾驶行为、运输过程不安全驾驶行为、驾驶员站外带客、驾驶员(押运员)其他不安全行为、乘客的不安全行为、监控人员失职行为、装卸货准备不安全行为等。

b) 设施设备因素包括:车辆本体的不安全状态、附属设施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乘客携带物品的不安全状态运输危险货物的不安全状态、出车前检查设备缺失或不符合安全要求、承载危险货物的容器、罐体和包装的不安全状态等。

c) 环境因素包括:道路条件不良、天气条件不良、进出站场地条件不良、停车场地条件不良、装卸货场地条件不良等。

d) 管理因素包括:未进行业务评估、运营调度不合理、监控失察等。

6 风险评估

6.1 风险评估方法

“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应组织专业小组对辨识出的致险因素进行评估,可选择经验判断法、安全检查表法、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 法)等方法对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价。

6.2 风险评估与分级

“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根据确定的评价方法与风险判定准则进行风险评估,从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环境污染和社会影响等四个方面对评估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

根据《GB/T 27921 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基本规试行》等相关标准规范,将可能性分为五个级别,极高、高、中等、低、极低,将可能的后果严重程度分为四个级别,特别严重、严重、较严重、一般严重。

1 可能性判断标准表

可能性级别

判定标准

极高

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控系统,或在

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


T/JSATL 16-2019

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或危

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控系统,或过去曾经发生过多起类似事故或事件。

中等

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执行,或过

去偶尔发生事故或事件。

有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较高。不太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

极低

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及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

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

2 风险事件后果严重性等级表

严重程度

一般严重

较严重

严重

特别严重

后果严重程度判定标准

人员伤亡

死亡<3 人,或重伤<10 人

3 人≤死亡<10 人,或 10

≤重伤<50 人

10 人≤死亡<30

人,或 50 人≤重伤<100

死亡≥30 人,或重伤≥100 人

后果严重程度判定标准

经济损失

经济损失<1000 万元

1000 万≤经济损失<5000 万元

5000 万≤经济损失<1 亿元

经济损失≥1 亿元

后果严重程度判定标准

环境污染

涉及范围较小, 一般群体性影 响,需紧急转移安置人数≤100

涉及范围较大,区域正常经济、社会活动受影响,100 人<需紧急转移安置人数

≤500 人

涉及范围很大, 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500 人<需紧急转移安置

人数≤1000

涉及范围很大, 区域内周边生态功能严重丧失, 需紧急转移安置

人数>1000 人

后果严重程度判定标准

社会影响

少数媒体、负面影响报道或评论

市级主流媒体、负面影响报道或评论

省级主流媒体、负面影响报道或评论

人民日报、新华社、电视等国内主流媒体负面影

响报道或评论

6.3 风险等级的调整与变更

致险因素初评为“重大风险”后,针对不可接受风险“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及时通过人、财、物、技术等方面的投入,以降低风险等级,经重新评估后可变更风险等级。针对因主、客观因素,无法降低的“重大风险”,应积极加强风险管控。

“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每年应开展不少于 1 次的全面辨识。当发现新的致险因素出现,或已有主要致险因素发生变化,导致发生风险事件可能性或后果严重程度显著变化时,应及时开展风险再评估,并变更风险等级。


T/JSATL 16-2019

7 风险管控

7.1 管控基本要求

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等级越高管控层级越高,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的原则,根据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确定管控层级,制定相应的标准、方法、步骤及要求,有组织地有序开展。管控措施的制定应符合“系统、完整、可靠”的原则,按照设施设备措施、安全管理措施、教育培训措施、应急处置措施以及其他措施的顺序要求依次编制。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风险应重点进行管控。

“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应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和组织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的管控层级,一般分为公司级、部门级、班组级、岗位级等,也可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对风险管控层级进行增加或合并。

重大风险,公司级进行管控,应立即增加、调整管控措施并有效落实,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或可容许程度,相关过程应建立记录文件;如不能立即增加、调整管控措施,或管控措施不能有效落实,必须立即停止相关生产作业活动;

较大风险,部门级进行管控,应制定建议改进措施进行控制管理;一般风险,班组级进行管控,需要控制整改;

较小风险,岗位级进行管控。

7.2 重大风险管控

“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对重大风险制定动态监测计划,定期更新监测状态,每月不少1 次,并单独建档。“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应针对重大风险单独编制专项应急措施,对进入重大风险影响的本单位从业人员组织开展安全防范、应急逃生避险和应急处置等相关培训和演练。重大风险确定后按年度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风险管控措施进行评估改进。

7.3 风险告知

“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建立安全风险公告制度,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根据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将作业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应采取的措施告知各岗位人员及相关方,使其掌握规避风险的措施并落实到位。


T/JSATL 16-2019

7.4 档案管理

“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完整保存体现风险管控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至少应包括风险管控制度、风险清单、风险辨识与风险评估记录,以及风险分级管控清单、重大风险信息登记表等内容的文件化成果。

“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应落实重大风险信息登记备案规定,其辨识、评估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和改进记录等应单独建立清单和专项档案,明确信息登记责任人,根据《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严格遵守报备内容、方式、时限、质量等要求,接受相关管理部门监督。

7.5 分级管控效果

通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应至少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

a) 每一轮风险辨识和评估后,应使原有管控措施得到改进,或者通过增加新的管控措施提高安全可靠性;

b) 完善重大风险警示标识,以文字或图像等方式,给出重大风险注意事项提示;c)涉及重大风险的作业、属于重大风险的作业建立了专人监护制度;

d)员工对所从事岗位的风险有更充分的认识,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e)保证风险控制措施持续有效的制度得到改进和完善,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

f)根据改进的风险控制措施,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使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更有针对性。

8 持续改进

8.1 评估

“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对年度风险管控体系工作至少进行 1 次全面评估,风险管控工作的情况纳入安全生产考核。

根据年度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情况,在已有基础上,对发生变化的风险和新增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和分级管控。

依据风险管控的结果,对等级发生变化的风险重新评价等级,调整安全生产风险控制措施。在安全生产工作计划中,对上述持续改进工作内容提出具体要求。


T/JSATL 16-2019

8.2 更新

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措施策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应主动根据以下情况的变化对风险管控的影响进行风险分析,更新风险信息:

a) 法规、标准等增减、修订变化所引起风险程度的改变;

b) 发生事故后,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对相关风险的再评估;c)组织机构发生重大调整;

d) 风险程度变化后,需要对风险控制措施的调整;

e) 根据非常规作业活动、新开线路、新增车辆/装置/设施以及其他变更情况等,适时开展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估;

f) 不论道路运输经营者在规模、人员/车辆数量、运输线路、设施的变化大小,每年应至少进行1 次系统性更新。

9 指南的使用

本《指南》为指导性作业文件,评估内容为“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较易导致风险事件的致险因素,“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参照本《指南》,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政策性文件等,对风险进行更加全面的评估,在此基础上,全面细化风险等级判定结果,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指南,便于利用指南进行风险管控。


联系方式(8:00—18:00)
0511-84403095